张东林是一位创造型的山水画家,他强调在创造前提下的借鉴与吸收。他大胆地忽略了“平远”、“高远”、“深远”的界限并加以综合运用,使“三远”发展为“清远”、“幽远”乃至“旷远”,突破了“山无云不活,山无水无灵”的传统图式,而以密而不塞、繁而不杂、层次有序的千树万木构成一个直呈大自然本原的世界。
他把西画的光影明暗法引进他的山水,去表达他对于生长在乡野中老树新枝交错缠绕、繁复密集的感受,由此形成“野、乱、满、厚”的风格。所谓“野”就是基于对象特点而在作品种表现出来的极富生命力的自然原生态的野性和那种生生不息的山野之气;所谓“乱”则表现了大自然的繁杂、丰茂,既是物象结构穿插之美,也是笔墨多种方法并用的自由表现;所谓“满”,是指那种茂密浓郁、树木参天的自然景观而形成的构图特征,而“厚”则是突破文人山水画那种萧疏冷逸的单薄层次,追求画面整体的丰厚严实。
他还把家乡的风土人情引进他的山水,让不同的人物穿行于山林之间,或放牧,或赶集,或嬉戏,或吟唱,或赏景,或歇息,或打枣,或行旅,画家反复地挖掘人与自然的主题,让人与自然相依相偎、相亲相近,让山水更有情意,更有意趣,让山水永远是生命的摇篮。在这情景交融的天地里,画家仿佛在诉说一个“天人合一”的朴素哲理,在弹拨一个现代人所渴望和向往的生命乐章。
张东林为人诚恳、不善言辞,他的艺术主张,他的“自我”观念一一地写在他的作品里,而这个自我又是他独特体验、独特观察的结果。从作品中不难看到,那些经过精勾细染的密林老树,那些经过匠心独运的山林图景,无一不是画家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而得来的独特风貌。否则,便不会有如此生动的形式和语言的表现。
显然,画家对意象的选择与意境的营造,都体现着一种深思熟虑后的精致,而传统文脉、山水精神,以及画家的深层心理、深层意识都通过那些极常见、极普通的树丛密林的描绘,构成一个和谐、纯净、幽深而又内蕴生机的视觉空间。其空间意味,无一不是人情、人格、人性的化身,不仅使传统山水的笔墨言语在新的语境下焕发出光彩,还富有情思,更有一份高昂的人生意志。
张东林是一位善于思考的人,他在创造与技巧两个方面思考更多的是创造。多年来,他寂寞于艺术之道,默默耕耘,孜孜以求,并形成了自己的绘画风格与面貌。他专注于乡野山林的表现,精心于树木千姿百态的描绘,抒发着他独特的山林情怀,营造着纤尘不染的乡情之恋,他的作品传达出一种全新的水墨之美、结构之美、意境之美,充满了鲜活的生命气息和时代精神,谱写的是当代的山林之歌、自然之歌、生命之歌。